海纳百客

海纳百客

年轻人怀念毛主席,说明他们长大了,知道谁是真心为我好的人

吃瓜阿阳

友情提示点击顶部放大镜 可以使用站内搜索 记住我们的地址 www.hainabaike.com

只要毛主席出场,总有一种“这把稳了”的感觉。

这是笔者在网上闲逛时,看到的一则关于毛主席的评价。

或许是到了一定的年纪,笔者越来越喜欢毛主席。家里的书架上,总是把《毛选》摆在C位,方便经常拿起来读一读,上网时也会格外关注毛主席的故事以及当代人对他的评价。

正是因为这份心情和机缘,我无意间发现越来越多的当代年轻人开始喜欢读《毛选》。这种现象的出现,说明年轻人经历着一次难能可贵的思想进步。不但不需要感到惊讶,相反是持有意料之中的事情。

因为伟大的思想、伟大的人格、伟大的著作、伟大的功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变得更加熠熠生辉。

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,在毛主席离开大家以后,他的思想真理被一部分国人所忘记,有的人甚至产生怀疑变得摇摆不定,但在经过现实的摔打以后,发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。他在半个世纪以前,已经为后来的年轻人规划了一个美好的未来,也为年轻人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出了思路。

当朋友困惑于为什么当代年轻人喜欢读《毛选》,疑问他们到底喜欢毛主席身上哪些优点时,我想了想大约有三点:


一是毛主席的人情味

笔者始终觉得要想了解生活中的毛主席,绝对绕不开一个叫斯诺的美国记者。

斯诺的全名叫埃德加·斯诺。1936年,他从美国来到抗战中的中国陕甘宁地区。在这里,他与毛泽东相识,成为一对很好地朋友。

斯诺在陕甘宁做新闻报道时,与毛主席接触密切,成为最了解毛主席的人之一。在他的眼里,毛主席是一位有人情味的人,他在自己的著作中,有过这样一段记载:

每次提起那些饿死的少年同学和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时,他的眼眶中都会泛出泪花。

从青年时代投笔从戎闹革命,什么样的流血牺牲场面没见过,但在提起那些死于旧社会和敌人屠刀的同学同志时,他依然忍不住流下伤感的眼泪。

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,能够保持那份原汁原味的人情味,毛主席是古今第一人。


二是老人家的亲切感

当代年轻人喜欢把毛主席称为“教员”。虽然我并不认同这个称呼,但“教员”的称呼确实有着很深的历史意义。

52年前,一位叫斯诺的美国记者采访毛主席。在聊到中国人民对毛主席“伟大的导师、伟大的领袖、伟大的统帅、伟大的舵手”的评价时,毛主席说道:

自己在年轻的时候,有过当教员的经历,他很喜欢教员这份职业,希望能够继续做一位教员。

实际上,这是毛主席的真心话。早在1921年,28岁的毛主席在一份《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》中,他把“教育学”和“教育事业”填在“终身欲研究之学术”和“终身欲从事之事业”的空格中。

面对旧中国人落后的思想,青年毛泽东希望通过教育事业救国救民,但现实条件不允许,他不得不放弃“教员”的理想职业,成为一位革命家。

毛主席对“教员”始终有一份特殊的情感,当斯诺问他为什么要投笔从戎时,毛主席感慨地说“都是敌人的屠刀逼的”。

哪怕没有成为一位全职的“教员”,毛主席始终没有放弃“教育”,在与敌人的革命斗争中,他经常到抗政大学给学员讲课。

一手握着“枪杆子”,一手握着“笔杆子”。枪杆子对准的是敌人,笔杆子是用来教书育人。

所以,当代年轻人称呼毛主席“教员”也是可以理解的。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,年轻人与毛主席有着属于他们的相处方式。称呼不同,方式不同,但从毛主席身上感受到的“亲切感”是一样的。


三是他是真正为了别人好

毛主席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,家境还算比较殷实,又是家中的长子。按照正常的思维模式,完全没有必要做一些在当时看来是“冒险”的举动。按部就班地接受家庭的安排,过着衣食无忧、岁月静好的生活。

但他没有选择这份“安稳”,而是坚持发奋读书,尤其是经过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,看到旧社会受苦受难的民众后,他内心的正义感告诉他必须站出来,为历史和同胞做点事,而且自始至终,初心不变。

公者千古,私者一时。

伟大的人不是与生俱来的伟大,而是用他的点点滴滴,赢得别人对他的伟大认可。

年轻人开始对《毛选》,开始怀念毛主席,说明他们懂了,毛主席是真心为大家好的人。

    标签:

    上一篇

    下一篇

    发布评论 条评论)

    评论列表

    2024-03-16 17:09:33

    怎么讲呢

    2024-03-13 21:56:32

    大公无私

    2024-03-13 21:46:00

    感谢毛主席

    2024-03-13 21:45:29

    怀念毛主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