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情提示点击顶部放大镜 可以使用站内搜索 记住我们的地址 www.hainabaike.com
天热好乘凉,今夜天依旧热,月依旧明,星星依旧眨着眼,萤火虫依旧闪亮,家乡的空坪里,是否依旧人声鼎沸、热闹非凡?
七月流火。当夕阳的余晖漫漫散尽,四起的暮色好像在一杯水中泼洒的一滴墨汁,缓缓地氤氲开来,随着夜幕的渐渐降临,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陆续从各自的田间地头收工回来,当他们习惯地端着饭碗,拎把蒲扇聚集到井边前的大空坪上的时候,小孩们早已迫不及待地从各自的家里搬出凳子、椅子、凉席或竹凉床在坪里叽叽喳喳起来了。
童年时的露天乘凉便这样拉开了大幕。那时,我们农村都很穷,没有电风扇,空调更是没有听说过,甚至一开始电都没有,电灯自然也没有,可怜的油灯时代。可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人们乘凉的兴致。
夏日的夜空格外美丽迷人:满天繁星眨巴着小眼睛,像小灯笼一样闪呀闪的萤火虫在草丛里,在我们乘凉的天空中肆意地飞来飞去;挂在天上的一轮明月,亳不吝惜为大地洒下了一层皎洁的银霜;突然远处一颗流星从天际飞速划过,留下绚烂的一瞬;大树的细枝嫩叶在轻轻的晚风中摇曳生姿;树上的蝉声和着远处田野里的蛙声奏响了一曲曲天籁。小孩们三五成群一边摇扇一边互相追逐,也有围着荧火虫追呀追的,把捉到的萤火虫放进早已准备好的小玻璃瓶子里过夜。也有小孩捉迷藏的,好快乐!
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随着乘凉队伍的逐步壮大,男人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了农活或庄稼与双抢的收成,女人们则东家长西家短的滔滔不绝的聊起了家常。也有男人在朦胧月色下的井边冲冷水澡的,也有女人边乘凉边聊天边洗衣服的,可谓一举三得。
奶奶把眼睛眯成一条线,斜靠在竹椅上,一边叫我们给她摇扇,一边教我们唱儿歌:
“月光光,地光光,东一拜,西一拜,拜到外头称好汉……”
“天上一个星,地上一个丁,一个凡人一口气难数二十四个星,一个星,两个星,三个星……”
“初一不见,初二是根线,初三初四娥眉月……”
当我们只顾听有气无力给奶奶扇风时,奶奶故意卖关子,不说了,于是我们又赶紧用力的扇。
“扇子一扇风,骑马走广东……扇子有风,拿在手中,有人要借,等到立冬……”
父亲则端坐在凳子上,不停地吸着水烟筒,烟火一闪一闪的,有时他一不小心,呛得连连咳嗽。在我们替他扇风时,他叫我们猜谜语:
“兄弟七八个,围着柱子坐,大家一分手,衣服就扯破(大蒜)。”
“麻屋子,红帐子,掀开帐子,里面睡着个白胖子(花生)。”
正当大伙玩(聊)得正酣的时候,远处一只手电筒的亮光朝我们直射了过来,那是专为我们讲故事的大伯来了,大人们都叫他成六公,一个跛脚老单身,却是一个曾经受伤的军人,文化水平在我们小山村屈指可数,只要他来了,无论大人小孩都屏声静气地听他讲三国故事、水浒故事、梁山伯与祝英台、聊斋故事或其他妖魔鬼怪等轶闻趣事。直听得胆小的毛骨悚然,不敢离开大人半步,就连回家喝水或上厕所也需父母陪伴。
夜深了,月亮也慢慢西垂,一阵凉风吹过,让人心旷神怡,一天的烦躁与闷热便随风而散,轻柔的晚风吹过山村,吹过原野,偏僻的山乡变得格外静谧了,只有虫儿和青蛙还在不知疲倦地叫着,躺在凉席上的孩童们在蚊虫的嗡嗡声中也渐渐地进入了梦乡。大人们则忙着收拾凳子摇醒着各自的孩子回家睡觉。
时光如梭。感乘凉之往昔,叹岁月之无情。随着社会的进步,农村的生活条件亦有了覆地翻天的变化,电风扇甚至空调也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了,晚上手摇蒲扇集体露天乘凉的日子亦早已一去不复返了。
评论列表